close

英文片名:Mr. Holland's Opus
美國上映日期:1996年1月19日
國別:美國
類型:劇情、音樂
導演:史蒂芬賀瑞克(搖錢樹、101真狗)
編劇:Patrick Sheane Duncan
演員:李察德瑞佛斯 Richard Dreyfuss(美國風情畫、再見女郎、我要求審判),葛蘭海德麗 Glenne Headly(X檔案影集、急診室的春天影集),奧林匹亞杜凱吉斯 Olympia Dukakis(發暈)

劇情簡介: 六零年代的美國,氣氛保守的就像一堵銅牆鐵壁,擔任音樂課程的賀老師在教學挫折中領悟,學習必須伴隨著樂趣,決定將當時視為「撒旦之聲」的搖滾樂帶入課堂。此舉引起同僚間的批評,所幸有女校長的全力支持和學生的熱烈響應,才讓他能繼續執教。天生聾啞的兒子出世,將賀老師滿心的音樂夢想打進谷底,成為父親角色的逃兵,轉而將所有的心力放在學生和自己的音樂創作上......。


若談到教育類的電影,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推薦1989年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的「春風化雨」,學教育的人應該都看過這一部,不過我倒是覺得其後由李察德瑞佛斯主演的「春風化雨1996」更令我感動。「春風化雨1996」並非「春風化雨」的續集,一樣只是天才片商強冠其上的譯名,但卻一樣地創造出教育類電影對人生哲學發人省思的感動,以及藉由反傳統的教育理念點出新思維與反傳統的衝突。

之所以會說「春風化雨1996」較令人感動,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是該劇情以音樂為主,劇情的背後搭配著動人的配樂更是容易讓人噴淚(配合該電影所出的原聲帶與原聲配樂也很值得推薦)。整個劇情橫跨60年代至90年代,從片子一開始甘乃迪總統被暗殺,新成立的學校掛上「甘乃迪」高中的校名,點出當年美國社會保守與反傳統之間不斷地相互衝突。故事背景裡,搖滾樂、越戰、登陸月球、約翰藍農被暗殺等這些時事點綴其中,讓整片的格局放大到美國社會文化上。

李察德瑞佛斯是我最喜歡的演員之一,在本片他一個人飾演一位音樂老師,拜好萊塢的化妝術之賜,他一個人從年輕一直演到年老退休,將其三十年的教育心路歷程詮釋得淋漓盡致。最令我感動的一段是他與妻子因為聾啞兒子之間所產生的衝突與妥協,到最後他才發現原來通往音樂的真正道路就在自己的身邊。

值得一提的是配樂中的高潮作品An American Symphony,這段音樂在電影一開始時便以相當震撼的聲勢切入,描寫Mr. Holland欲譜出交響樂作品的壯志雄心,不過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便從此銷聲匿跡,一直醞釀到電影快結束的最後一刻,這個樂章才終於以ending的姿態完整呈,整首作品成為Mr. Holland一生的寫照,情境和作曲表現都相當成功,可說音樂電影類中的佳作。

 

▲電影中最後的樂章"An American Symphony",呼應出Mr. Holland一開始的雄心壯志,不蓋你,每次我看到這裡都會感動得快要飆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gerboy0320 的頭像
    tigerboy0320

    tigerboy0320的部落格

    tigerboy03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