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max是近來頗熱的4G通訊新技術,
台灣政府近幾年也灑下了大量的銀彈來執行M Taiwan 計畫,
對於Wimax的基礎建設算是最不遺餘力的國家之一,
政府想利用Wimax來當成台灣下一代IT產業的火車頭,
來促進另一波的科技產業熱絡。
因此大家對於Wimax的未來莫不樂觀地引頸期盼,
期待M Taiwan網路完成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但從今年開始,
諸多的廠商紛紛宣布Wimax上線、上市的時程延後或表示不樂觀,
讓這個原本看起來應該在今年會成為4G上網標準的技術有了諸多的不確定性。
個人是覺得目前要推出Wimax服務的廠商面臨的最大挑戰有兩個,
首先是成本:
如同3G網路一樣,
要達成越好的通訊覆蓋率,
架設Wimax基地台數量與成本就會相對地提高,
相同也得面對日益難搞的基地台抗爭。
而無線的背後還是有線,
基地台與骨幹網路介接要利用什麼技術才能達到成本與速度兼具也是個難題。
若Wimax不能降低建構營運成本,
自然就無法提供便宜的價格給消費者。
第二問題是頻寬:
因為有線的頻寬是無限,無線的頻寬是有限的,
無線通信終究得面對頻譜有限的問題,
單一基地台的頻譜有限,
在多用戶同時上網時便無法保證傳輸頻寬,
此時的傳輸品質如何兼顧也是個難處。
我覺得Wimax與目前的3.5G(HSDPA)或3.75G(HSUPA),
甚至是未來的手機4G新標準LTE之間,
應當是存在彼此互補的關係,
畢竟使用者在乎的是傳輸品質與價格,
並不會去管網路背後所使用技術,
以目前即將開通的HSUPA 3.75G具有原本3G網路普及的優勢,
再加上Wimax基地台傳送距離長的特性,
理當能達到無所不在的網路願景,
就看這兩陣營的廠商如何面對合作與競爭的議題了。
相關:WiMAX時代來臨